• English
  • 会议室预订
  • 电子邮件
  • 学院平台

    热烈祝贺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中文系刘旭光教授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上发表力作

    创建时间:  2023-10-19  杨丹阳    浏览次数:


        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中文系刘旭光教授的文章《清乐:中国古代审美愉悦的标识》发表于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23年第9期。

    摘要:在北宋文人士大夫群体中,产生了对一种“精神愉悦”的肯定、颂扬与培育,这种精神愉悦被命名为“清乐”。“清乐”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悦,是心灵不为物欲所累时的自由情感,它是中国古代对美感或审美愉悦的称谓。获得清乐的主要方式是从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,进入大自然中,以林泉养心,以烟霞养气;也可以通过对艺术与文化产品的把玩与鉴赏而获得;清乐还来自心灵在自由中的升华,并产生一种“纯粹愉悦”。清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审美愉悦的标识,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审美自觉—自律的标识。

    关键词:清乐; 审美; 审美愉悦; 美感;

    作者简介:

    刘旭光,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教授,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(2019年),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项目《近代以来中国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》首席专家。现任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,上海市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,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等职,主要研究领域:美学理论、艺术理论。先后主持国家哲社基金重点项目“审美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形态”、国家哲社项目“当代西方美学中艺术真理性问题研究”,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“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文化与欧洲近代艺术精神的起源”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。出版《海德格尔与美学》、《近代欧洲艺术精神的起源》、《存在之链上的美学——形而上美学的历史与命运》、《艺术与真理》等专著4部,发表CSSCI论文100余篇,6篇论文被新华文摘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。

top
  • English
  • 会议室预订
  • 电子邮件
  • 学院平台